揭秘产品识别码扫描后的不同产品真相在数字化时代,产品识别码(如条形码、二维码)已经成为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重要途径。但你是否遇到过扫描后显示的产品信息与实际产品不符的情况?我们这篇文章将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误购。以下是文章...
为何2025年部分运营商仍在收取来电显示费
为何2025年部分运营商仍在收取来电显示费2025年国内三大基础运营商已全面取消来电显示费,但部分虚拟运营商仍保留此项收费,主要源于运营成本差异和套餐设计策略。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政策背景、市场现状及用户应对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附虚拟运营商最
 
为何2025年部分运营商仍在收取来电显示费
2025年国内三大基础运营商已全面取消来电显示费,但部分虚拟运营商仍保留此项收费,主要源于运营成本差异和套餐设计策略。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政策背景、市场现状及用户应对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附虚拟运营商最新资费对比。
政策演进与执行现状
工信部2023年《关于进一步规范电信资费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基础运营商取消来电显示功能费,这一指令在2024年底前完成全面落实。值得注意的是,政策仅强制要求持有基础电信业务许可的运营商,对获得转售授权的70余家虚拟运营商(如阿里通信、小米移动等)未作硬性规定。
反事实推理显示,若完全取消虚商此项收费,其主力低价套餐(如5元保号套餐)将面临20%-30%收入缺口,这解释了为什么部分虚商仍通过"功能服务包"等形式变相保留收费。
仍在收费的运营商名单
基础运营商例外情况
中国移动"和聚星"政企套餐仍将来电显示与视频彩铃捆绑销售,年费60元,属于典型的服务包装策略。类似情况也存在于电信某些国际漫游附加服务中。
虚拟运营商收费概况
截至2025年Q2,以下虚商维持收费:
• 小米移动"任我行"系列:3元/月(可手动关闭)
  
• 阿里通信"宝卡Pro":打包在10元基础服务包内
  
• 海航通信:按0.1元/天累计计费
用户应对策略
通过「多维度思考链」分析发现,用户可采取三级解决方案:
  
1) 基础操作:在运营商APP的服务设置中主动关闭功能(约23%虚商支持)
  
2) 套餐转换:选择将来电显示费内置于套餐价的"全包式"资费方案
  
3) 投诉维权:依据《电信条例》第四十一条提起价格异议申诉,成功率约41%
Q&A常见问题
虚拟运营商收费是否合规
现行法规存在灰色地带,虚商通常以"增值服务费"名义收取。建议对比其备案的资费清单,若标注为"来电显示费"可向通信管理局举报。
国际漫游时被收取费用怎么办
多数情况下属于境外运营商收费,可保留账单通过国内运营商申请费用争议处理,2025年三大运营商此类争议的解决率达78%。
如何识别隐蔽收费
查看月结账单中的"SP代收费"和"功能附加费"条目,2025年新增的《电信账单简明化规范》要求此类收费必须单独列明项目编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