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方频道的发展之路:来宾综合频道的内容创新与实践在数字化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如何通过内容创新和优化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我们这篇文章将深入分析来宾综合频道的发展策略,探讨其在节目内容、传播手段、观众互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我们这篇文章内容包...
九江新闻综合频道在2025年还能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吗
九江新闻综合频道在2025年还能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吗作为九江地区的老牌主流媒体,九江新闻综合频道通过深度本土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2025年依然保持区域影响力。该频道现已形成"时政+民生+文化"三大内容支柱,并通过5G

九江新闻综合频道在2025年还能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吗
作为九江地区的老牌主流媒体,九江新闻综合频道通过深度本土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2025年依然保持区域影响力。该频道现已形成"时政+民生+文化"三大内容支柱,并通过5G智慧电台技术实现全媒体传播,但面对短视频平台的冲击仍面临用户老龄化挑战。
内容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
2023年完成的融媒体中心改造工程使新闻采编效率提升40%,AI虚拟主播在夜间时段承担30%的播报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其独创的"鄱阳湖数据新闻"版块,通过卫星遥感+地面传感器,每周发布湖区生态可视化报告。
特色栏目生存现状
老牌民生节目《浔阳夜话》转型为直播带货与纠纷调解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收视率逆势上涨12%。而曾获省级奖项的《江州茶馆》文化访谈节目,因主持人跳槽至网络平台陷入停播危机。
技术赋能的传播矩阵
通过北斗卫星应急广播系统,该频道在2024年湖口县洪灾中创下72小时不间断直播纪录。其微信视频号"九江眼"粉丝量突破80万,但抖音官方账号运营效果未达预期,年轻用户占比不足25%。
体制创新与人才困境
虽然实施了"首席记者工作室"制度激发创作活力,但近三年流失7名骨干记者到商业平台。引人深思的是,频道与南昌大学新闻系共建的实训基地,反而成为商业媒体的人才孵化器。
Q&A常见问题
传统电视频道如何吸引年轻观众
建议关注Z世代对本土文化符号的再创造需求,比如将《九江话六级考试》这类网红内容反向输出到电视端,而非简单移植网络流行元素。
5G广播技术带来的机遇是否被充分利用
目前仅实现基础业务承载,尚未开发车联网等场景应用。与九江新能源车企合作开发车载新闻语音交互系统,可能是突破方向。
地市台是否应该彻底转型为MCN机构
需要区分公共信息服务和商业内容生产两条路径,例如可将《防汛预警》等公共服务模块保留传统模式,而美食探店类内容完全市场化运作。
标签: 媒体融合转型地方电视台发展广电技术革新本土内容生产传播矩阵构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