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堂教学能否颠覆传统教育模式截至2025年的实践表明,互联网+课堂教学已形成"技术赋能-模式创新-生态重构"的三阶段变革路径,其颠覆性主要体现在个性化学习(87%实践学校报告成绩提升)、教学资源数字化(全国建成...
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如何在2025年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
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如何在2025年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作为省级专业学术组织,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正通过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与产学研融合三大抓手,系统性提升全省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我们这篇文章将从发展历程、核心职能和未来规划三个维度,

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如何在2025年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
作为省级专业学术组织,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正通过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与产学研融合三大抓手,系统性提升全省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我们这篇文章将从发展历程、核心职能和未来规划三个维度,解析该组织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独特价值。
历史沿革与组织定位
成立于2000年代初的该学会,最初聚焦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标准制定。随着慕课革命的兴起,其职能逐步扩展至基础教育领域,现已成为连接政府、学校与企业的重要枢纽。2023年牵头制定的《辽宁省中小学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标志着工作重心向前沿技术教育转移。
核心工作方向
课程标准建设
每两年更新的教学大纲特别强调计算思维培养,将传统办公软件教学占比压缩30%,新增数据可视化、简单算法设计等模块。2024版教材首次引入本地化案例库,例如用大连港物流系统讲解数据库原理。
师资能力提升
特色项目"百校千师"工程采用双导师制,高校专家与龙头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指导中小学教师。2024年夏季工作坊的参训教师中,83%实现了Python教学能力从零到一的突破。
2025年重点计划
学会将试点"虚拟教研室"项目,通过XR技术实现跨区域协同备课。另拟与东软集团合作开发省级教学云平台,整合辽宁省内12所高校的优质实验资源。值得关注的是,乡村学校数字鸿沟填补工程已列入优先事项,计划为200所乡村校配备定制化学习系统。
Q&A常见问题
企业如何参与学会活动
学会设有企业理事席位,技术厂商可通过捐赠教学软硬件、共建实验室或赞助教师培训等方式参与。近期开放的智慧教学场景解决方案征集,为中小科技公司提供了对接机会
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能否受益
跨学科应用工作群组专门帮助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将编程思维融入教学。沈阳某中学的地理课堂实践显示,使用GIS工具讲解人口迁移可使学生理解效率提升40%
个人会员的发展通道
采用阶梯式认证体系,从普通会员到资深导师共设5级。通过教学案例评比、微课大赛等积累积分,优秀者可获得教育部协同的继续教育学时认证
标签: 教育数字化转型计算思维培养区域教育协同教师专业发展产学研合作生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