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朝鲜半岛究竟被称作什么
明朝时期的朝鲜半岛究竟被称作什么朝鲜在明朝时期的正式国号为"朝鲜王朝"(1392-1910),明王朝对其官方称谓为"朝鲜国"。这个名称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钦定,取代了此前的高丽国号。作为明朝最重要的藩
明朝时期的朝鲜半岛究竟被称作什么
朝鲜在明朝时期的正式国号为"朝鲜王朝"(1392-1910),明王朝对其官方称谓为"朝鲜国"。这个名称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钦定,取代了此前的高丽国号。作为明朝最重要的藩属国,朝鲜与明维持了长达两百余年的特殊宗藩关系。
国号演变与明鲜关系
1392年,李成桂发动政变推翻高丽王朝后,拟定"和宁"与"朝鲜"两个国号请明朝裁定。朱元璋基于"朝日鲜明"的典故选定"朝鲜",这一选择既延续了古朝鲜的历史渊源,又赋予"朝拜大明"的政治隐喻。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在对外文书中常自称为"有明朝鲜国",突出其藩属地位。
李氏朝鲜的双重身份
这个新生政权对内自称"朝鲜王朝",但在与明朝交往时严格使用"朝鲜国"称谓。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正式册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确立"郡王"级别的藩属规格。现存明朝《礼部志稿》中,朝鲜始终被归类于"外夷朝贡"之首。
地缘政治中的名实之争
尽管朝鲜在明廷官方文档中始终被称为"国",但实际上享有高度自治权。这种微妙的名实关系体现在:明朝要求朝鲜使用中国年号历法,但不过问其内政;朝鲜虽行"事大之礼",却保持着完备的君主制度和官僚体系。1592年壬辰倭乱期间,明朝出兵援朝时仍称其为"朝鲜国",可见这一称谓的稳定性。
Q&A常见问题
朝鲜为何不恢复古名"高丽"
李成桂集团需要通过更改国号彰显政权合法性,而"高丽"与佛教关联过深,不符合新兴儒家执政集团的政治诉求。选择历史更悠久的"朝鲜"既能切割与旧政权联系,又可借箕子朝鲜的典故获得文化正统性。
明朝对朝鲜的称谓是否有变化
从洪武到崇祯,明朝官方始终沿用"朝鲜国"称谓。不过随两国关系亲疏,文书用语会有微妙差异:15世纪多称"尔朝鲜国",16世纪后期亲近时常见"我朝鲜国"表述,这反映宗藩关系的弹性空间。
朝鲜民间如何称呼自己国家
文人著述常用"东国""海东"等雅称,平民则习惯称"我国"。值得注意的是,朝鲜使臣在东京(今河内)遇到日本商人时,会强调"吾乃大明朝鲜国臣民",这种多层身份认同颇具研究价值。
标签: 明朝藩属体系李氏朝鲜古代东亚外交国号政治学中朝关系史
相关文章